在如今的电商时代,商品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,尤其是在淘宝这样的庞大平台上。商家在发布商品时,常常需要填写SKU(库存单位),而SKU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代码,它是商品的独特识别标志,能有效地帮助商家进行商品的核查与管理。那么,商家在填写SKU编码时,是否可以随意填写呢?

SKU编码填写有讲究!应该注意哪些关键事项?

SKU编码的规则与必要性

首先,答案是:SKU编码不可随意填。SKU作为商品的唯一标识,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,以便于后续商品的查找和管理。商家在设置SKU编码时,可以选择使用数字或字母的组合,尽管淘宝并不强制要求商家一定填写这一项。

商家编码的功能和便捷性

填入的“商家编码”在商家的后台系统中,可以通过【仓库中的宝贝】和【出售中的宝贝】两大模块进行商品的搜索。这样一来,在出货时,卖家只需查看对应的商家编码,便能迅速定位到商品的精确位置,大幅度减少了寻找商品所需的时间与人力成本。

SKU与SPU的区别

在不同的平台上,商品编号的命名规则也有所不同。例如,天猫等非自营平台,其商品编号(也称为货号或款号)指的是SPU(标准商品单位),而非SKU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个SPU可以对应多个SKU。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,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选择商品后再选择具体的尺寸与颜色时,京东会有明显的页面刷新,而淘宝则不会,这使得用户体验有了不同的侧重。

实际案例分析

让我们具体看看一个淘系品牌的商品编码规则。在这家品牌中,童装的商品编码规则相对简单明了。比如,商品名称后面的编码如eb616106和eg611101,其实都是SPU码,而非SKU。这里的“eb616106”可以被拆分:

“E”代表线上销售,而“A”则代表线下品牌。

“b”和“g”分别代表“男孩”和“女孩”。

“6”表示商品的生产年份,如“16”代表2016年。

“1”代表季节,1为春季,2则为夏季。

第二个“6”代表款式,6表示裤子,其他款式都有相应的数字。

“106”则表示这是该批次的第106款产品。

如此,商家在定义商品编码时,能够通过简单易懂的规则,快速识别商品,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。

商家编码填写的常见注意事项

在填写商家编码时,商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 搜索功能限制:商家编码只能通过一口价旁边的搜索功能进行检索。

2. 显示层次:在【仓库中的宝贝】和【出售中的宝贝】页面中显示的商家编码为商品级(对应于一口价设置),而订单页面显示的商家编码则为SKU级(对应于销售规格设置)。

3. 非强制填写:即使商家编码的填写并不强制,商家也可以选择不填写,但这样可能会影响后续的管理。

4. 打印订单的方式:在订单处理软件中,可以设置为仅打印商家编码,而不显示商品标题,这样在订单上便可以用更少的字符标明实际的商品信息。

总而言之,尽管商家有权自行填写SKU编码,但这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过程。合理的编码策略不仅能提升商品管理的效率,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商家带来便利。因此,商家在设置SKU时,务必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注意事项,以确保商品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由网友投稿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