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万亿特别国债这事,大家都听说了吧,周二路透社称,明年咱们发行的特别国债,规模将达到三万亿,然后当天市场大涨,开始我以为,这又是国内自媒体发的小作文,没太当回事,后来看到是路透社说的,那这事就不得不重视了,他们透露的东西,八九不离十。路透社就不用多讲了吧,股龄超过两年的都知道,这家媒体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,去年的降息 降低印花税 房地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,还有一万亿特别国债等等,都是他第一个报道出来的,更牛逼的是,从去年到现在,市场每一轮底部和顶部,都精准预测,完美验证,真的 兄弟们,不是咱不爱郭啊,多数时候信他们的,比信人民网 新华社更靠谱一些。我也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,历史上咱们一共发了五次超长期特别国债,第一次1998年,当时发了2700亿,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。第二次是2007年,发了1.55万亿,主要用于购买外汇。第三次是2017年,发了6000亿,用于补充到期国债。第四次是在2020年,发了一万亿,主要用于抗疫。第五次就是今年,发了一万亿,主要用于两重项目。历史上发行的五次特别国债,对于A股都有什么影响呢,咱们一起回顾一下,1998和2007年,在特别国债发行当年和次年,市场迎来了两轮大牛市。2020年,特别国债对股市也有积极影响,虽说当年不是大牛市,但市场在高位也盘整了一年,全年实现上涨,并诞生了许多牛股。2017年是行情分化特别严重的一年,当年在茅台家族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带领下,指数实现了大涨,八成中小股则惨不忍睹。今年市场震荡剧烈,经历了暴涨和暴跌,最终市场实现上涨,翻倍牛股也层出不穷,散户和机构形成了巨大反差,八成散户跑输指数,亏损惨重。从大盘指数看,历史上五次特别国债发行,大盘五次都实现了上涨,上涨率100%,但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清醒认知到,大盘涨,不代表个股涨,个股涨,不代表股民都能赚到钱,没有成熟稳健的交易模式,盲目追求短平快,追求龙头战法 打板战法,结果一定是惨败的。今年一万亿,明年三万亿,为啥连着发这么多特别国债呢,说白了,就是日子太难了, 国企难,民企更难,都不挣钱,就得借钱过日子,明年的三万亿,主要用在哪些领域呢,其中1.3万亿,用在资助两重和两新政策上,两重,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;两新,就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。另外一万亿用在新质生产力,如新能源车 机器人 芯片 人工智能 绿色能源等科技领域,这就是我长期看好新能源 工业母机 人工智能 芯片这四大家族的原因,至于每个家族包含哪些题材,这里不多说了,兄弟们多下功夫研究研究吧。 剩下的七千亿,将向国有银行注资,毕竟人家才是亲儿子,银行的主要收入就是贷款,这几年经济不低迷 利率下降,款贷不出去,坏账越来越多,抵御风险能力越来越弱,再不救的话,万一也出现个雷曼银行,那事就大了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由网友投稿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